來源:中國鋼材招標網
面對鋼鐵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環境,面對鋼鐵行業從規模效益向品種質量效益轉變的發展階段,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走專業化、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品發展道路是鋼鐵企業培育競爭優勢、實現異軍突起的戰略選擇。在這方面,中信泰富特鋼審時度勢,提早布局,堅持走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產品備受國內外高端用戶的青睞。無論在產品質量、市場占有率方面,還是國內外客戶的美譽度方面,中信泰富特鋼都成為我國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的一個典型代表,其完善產業鏈布局,堅持高端化、規模化、精品化的發展軌跡,為我國鋼鐵行業轉型升級貢獻了寶貴經驗。本期,我們對中信泰富特鋼的特鋼強企之路進行報道,希望能為鋼鐵企業探索減產增效、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新路子帶來啟迪。
高標準軸承鋼和高端汽車用鋼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80%和30%,產品暢銷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特鋼產品獲得貝卡爾特最佳盤條供應商金人獎、斯凱孚(SKF)2012年度唯一全球最佳供應商獎、舍弗勒(FAG)2012年度最佳供應商獎
《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在闡述重點領域和任務時提出,要增強中信泰富特鋼等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鼓勵特鋼企業走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并充分肯定了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的技術裝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特鋼強企的道路上,中信泰富特鋼集團積極探索,已見成效。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繼民在參觀興澄特鋼后稱贊:興澄特鋼是中國鋼鐵工業的驕傲,是行業健康發展的表率,是實現鋼鐵強國夢的希望。興澄特鋼正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鋼鐵強國夢。
從入股興澄特鋼到躋身中國特鋼行業最前列,中信泰富特鋼如何成長為我國鋼鐵工業的驕傲?
方向明確:構建優勢互補的特鋼產業鏈
特鋼產業發展伊始,中信泰富的方向就很明確:以市場為導向,著力構建特鋼產業鏈。
1993年,中信泰富以持有55%的股權入股興澄特鋼,開始布局特鋼陣營;2004年,收購湖北新冶鋼有限公司,并控股大冶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投資建設安徽銅陵新亞星焦化有限公司和揚州泰富特種材料有限公司,完成了沿長江流域的產業鏈戰略布局。
同時,中信泰富未雨綢繆,先后投資了鐵礦、焦煤礦、焦炭生產等項目,包括西澳大利亞州礦石項目、山東煤炭項目、自購船隊和長江流域的鐵礦石集散中心等,為拓展特鋼產業儲備糧倉。
在資本運作方面,中信泰富始終堅持市場化,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采用并購+注資+投資、擴股融資+發行可換股債融資等模式。例如,對興澄特鋼采取投資+新建模式,對新冶鋼、大冶特鋼采取并購+改造為主的模式,對于鐵礦業則以投資為主。
并購重組之后,中信泰富建立了董事會領導下的董事長負責制,構建適應特鋼產業發展的體制和機制,大膽放手,讓企業自己到市場中謀生路。同時,他們開始對旗下的鋼鐵產業進行整合,明確各個企業的定位和分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使各企業在產品銷售和推廣上能夠互相協調。例如,興澄特鋼著重開發棒材、鋼板、線材和連鑄大圓坯等優、特、精產品,新冶鋼、大冶特鋼側重開發市場前景好的棒材、鋼管、特冶鍛造產品,新亞星焦化和泰富特材則作為焦炭、球團原料生產基地。目前,中信泰富特鋼已具備年產900萬噸優特鋼的生產能力,工藝技術和裝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金泰利證實,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