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發改委、質檢總局制定了《高耗能行業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細則》,旨在建立高耗能行業能效“領跑者”制度,定期發布單位產品能耗最低的高耗能行業能效“領跑者”企業名單及其能效指標。細則規定實施范圍,選擇電解鋁等行業先行先試,以后逐步擴展范圍,形成覆蓋鋼鐵等高耗能行業能效“領跑者”制度。
鋼鐵等10行業排放核算方法明確
國家標準委1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批準發布11項溫室氣體管理國家標準,其中包括《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以及發電、鋼鐵、民航、化工、水泥等10個重點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要求。據介紹,這批標準對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算什么,怎么算”提出了統一要求,將為降低企業碳減排成本、建立全國統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場提供技術支撐。新標準將于明年6月1日起實施。
各地:
陜西環保部門將24小時監察鋼鐵等48家重點企業
陜西省環保廳25日召開全省環境保護駐廠監察工作會透露,從12月1日起到明年2月底,陜西環保部門將派出駐廠監察員24小時對48家重點鋼鐵、焦化等涉氣企業實行駐廠監察,以督促企業治理環境,改善冬季環境空氣質量。
山西將嚴格執行強制性節能標準鋼鐵業或受影響
11月20日,山西省政府發布《關于加強節能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在強化標準實施中將嚴格執行強制性節能標準。山西省將在鋼鐵、焦化等重點耗能行業開展能效對標達標活動。以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為依據,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工作,對未完成節能目標的地區,暫停該地區新建高耗能項目的節能評估和審查。對鐵合金等高耗能行業的生產企業實施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政策,對鋼鐵、電解鋁等產能過剩行業的生產企業實施準入公告。
南京“史上最嚴”措施力保空氣質量 南鋼等鋼企受影響
11月4日,南京市政府印發《南京市冬春季節大氣環境質量保障管控方案》。在霧霾高發、空氣易出現污染的11月至2016年2月,南京將首次維持“一級防控”狀態,揚子石化、金陵石化、南化公司、南鋼、梅鋼等重點石化、鋼鐵企業,水泥行業、鑄造行業實施限產15%以上或冬春季節階段性停產。如果企業不能穩定達標,將實施停產。
湖北:預測有重污染天可停產停工 強化對鋼鐵等企業監督
省政府辦公廳昨發布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采取有力措施,完成今冬明春大氣污染防治年度目標(PM10,97微克/立方米)預測出現重污染天氣時,要果斷采取企業停產限產、建筑工地停建停工、機動車限行、人工增雨作業等應急措施,最大限度減少重污染天氣影響。
通知要求,嚴控工業企業污染排放。強化對火電、鋼鐵、石化、平板玻璃等重點企業監管;對生產粗放、違法生產、超標排放甚至偷排的企業,堅決依法查處;對涉嫌環境污染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
◎產能控制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近日表示,未來12個月中國鋼鐵制造商的盈利能力將因國內需求疲弱而進一步惡化,但這一具有挑戰性的局面最終會在未來1-2年加快產能淘汰及行業重組。穆迪副總裁鄒吉明稱:“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房地產和基建開發投資減速以及制造業趨弱將導致未來12個月國內鋼鐵需求下降。”穆迪預計未來12個月中國國內鋼鐵需求同比將下降5%。盡管出口增長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需求下降的影響,但鋼鐵業的整體銷量仍將下降3%-4%。
工信部:18行業完成去年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目標任務
據國家工信部官方微博消息,工信部、能源局25日表示,鋼鐵等18個行業均完成去年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目標任務。全國共淘汰煉鐵產能2823萬噸、煉鋼3113萬噸、煤炭2.3億噸、焦炭1853萬噸、鐵合金262萬噸等。
國務院啟動一批重大技改工程 支持鋼鐵等行業轉型升級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聚焦《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按照有保有壓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質量效益為目標,啟動實施一批重大技改升級工程,支持輕工、紡織、鋼鐵、建材等傳統行業有市場的企業提高設計、工藝、裝備、能效等水平,有效降低成本,扶持創新型企業和新興產業成長。
◎鋼企整合重組
在鋼市的凜冽寒風之下,不僅僅是小型鋼企紛紛關停,連中型鋼企也扛不住了。11月14日,唐山松汀鋼鐵廠正式宣布停產,這 是繼山西海鑫鋼鐵之后,國內第二家500萬噸級以上規模鋼企因高負債和資金鏈壓力停產。不過,由于國內退出產能始終沒有形成一定規模,眾鋼企仍將衣衫單薄地苦熬寒冬,而隨著年關將近,銀行逐漸開始催款,不少鋼企逼近生死關頭。
山東鋼鐵剝離資產負債欲躲避ST
如果不能在年底之前扭虧為盈,山東鋼鐵將被ST。如單純依賴鋼鐵主業,山東鋼鐵全年扭虧的目標恐難實現,只能寄望其他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發布三季報的當日,山東鋼鐵公布201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稱已通過轉讓濟南分公司部分資產及負債的議案。山東鋼鐵擬以128.2億元的價格向實際控制人山鋼集團轉讓濟南分公司部分資產。記者注意到,在128.2億元的構成中,山鋼集團將以承接不少于93.20億元相關債務,同時現金支付不超過35億元的方式支付對價。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鋼市四季度好轉可能性不大,大股東接盤資產及債務,尤其是35億現金的注入,無疑是在為上市公司的全年扭虧謀局。
柳鋼股份終止籌劃資產重組
柳鋼股份11月10日晚間公告稱,截至公告日,公司與交易對方在對標的資產的估值、業績承諾、補償條款等方面依然存在重大分歧,仍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在規定時限內中介機構難以完成相關工作,無法進行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披露,導致項目被迫終止。公司決定終止籌劃此次重大資產重組。(柳鋼原籌劃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并募集配套資金的方式收購誠德鎳業100%股權、誠德壓延67%股權和誠德不銹鋼68%股權。交易完成后,誠德鎳業、誠德壓延、誠德不銹鋼將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標的公司的總資產規模超過100億元。)
◎貿易摩擦
中美鋼鐵貿易摩擦正在升級,這對于指望增加出口以消化國內過剩產能的中國鋼鐵企業來說,處境將更加艱難。彭博社11月4日報道稱,美國商務部將對進口自中國的部分耐蝕鋼征收最高達236%的關稅,這一稅率是根據其所獲知的中國政府補貼而確定的。道瓊斯消息稱,此決定立即生效,如果明年1月做出的最終裁決也贊成征稅,那么這一關稅料將實施五年。
中鋼協關于共同維護國際鋼鐵貿易秩序的聲明
近期,美歐9家鋼鐵協會發表聯合聲明,稱全球鋼鐵行業正遭受產能過剩危機,中國鋼鐵行業是這一問題的主要影響者,并對2016年12月中國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國家地位表示反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對此深感震驚,并聲明如下:
一、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完全不認同美歐9家鋼鐵協會的做法和看法。
二、產能過剩是全球鋼鐵行業在產業結構調整中面臨的共同問題,需要全球鋼鐵產業共同努力。
三、中國政府、行業、企業近年來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致力于化解過剩鋼鐵產能,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四、經濟全球化已經將世界各國的鋼鐵產業聯系在一起,中國沒有鼓勵鋼鐵產品出口,中國鋼鐵企業是在市場充分競爭的條件下 進行生產和銷售的。
五、對于鋼鐵貿易中出現的問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和企業一直高度重視。我們希望全球鋼鐵業界進一步增進交流溝通,增進相 互了解,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國際鋼鐵貿易秩序,促進全球鋼鐵產業的良好發展。
商務部:不能將鋼鐵問題作為不公平貿易借口
商務部17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鋼鐵貿易問題和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之間沒有直接的關系,不能將前者作為繼續實施歧視性、不公平貿易的借口。沈丹陽表示,當前,經濟全球化已經將各國的鋼鐵產業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產能過剩是全球鋼鐵行業在產業結構調整中面臨的共同問題。面對這一問題,中國正在采取積極措施,優化產業結構,包括削減大量的產能。沈丹陽特別強調指出,無論是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的相關條款,反傾銷“替代國”的做法自2016年12月11日起都將失去多邊法律依據,必須如期終止。
◎其他政策
甘肅:鋼鐵等高耗能行業擬實行差別電價政策
11月23日,甘肅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聽取了省政府關于《甘肅省節約能源條例(草案)》的說明,《條例(草案)》提出,根據國家產業指導目錄,對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燒堿、水泥、鋼鐵等高耗能行業,按照允許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執行差別電價政策。